全球快播:瑶乡美食:素炒芭蕉花
(资料图片)
看似简单的素炒芭蕉花,却是下饭佳肴。
采摘芭蕉花。
一层苞叶一层花。
揉搓芭蕉花瓣。
花开有季。 初夏时节,荔浦市蒲芦瑶族乡的瑶胞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芭蕉花开。因为,勤劳聪明的他们喜欢把芭蕉花这种原生态的花做成特色美食。 蒲芦瑶族乡位于荔浦市西北面,生活着汉、壮、瑶、侗等6个民族,是该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。优质的生态环境,充沛的雨量,让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。 颇具风情的野生芭蕉树,便是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。在峡谷,在坡地,在沟边,只要土地潮湿的地方,都可以看到芭蕉树的身影。它们主干直立高大,体态“粗犷潇洒”,蕉叶碧翠开阔,成为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。 5月17日上午,家住蒲芦村的村民蔡传胜背着一个大竹篓,拿着一把镰刀出了门。沿着蜿蜒的村道走了没多久,他直奔邻居家屋后的一块坡地。在那里,有几株芭蕉树正在阳光下舒展着翠绿的大叶片。 翻开芭蕉叶,蔡传胜看到了几朵硕大的芭蕉花。身子站稳,镰刀一挥,芭蕉花进了背篓。 一回到小院,蔡传胜就开始忙乎起来,他想给家人们做一道他熟悉又喜爱的家常菜——素炒芭蕉花。 出生于1970年的瑶胞蔡传胜,对芭蕉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童年时,家里经济拮据,加之有5个孩子,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。每年四五月份,不仅是粮食青黄不接时,也是蔬菜青黄不接时。那时,父母和众多乡亲一样,经常砍几朵芭蕉花回家,做一盘素炒芭蕉花供全家人食用。稍微懂事后,身为家中长子的他,经常去找芭蕉花,帮父母分忧。而素炒芭蕉花的厨艺也在这种懂事中不断精进,更成了他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。 一层苞叶一层花。剥掉外层老的苞叶,取下苞叶内紧挨在一起的细长花瓣。剥完两朵芭蕉花,就有了一大盆的花瓣。把细盐撒入花瓣中,搅拌均匀。接着用力揉搓花瓣。在盐分的刺激下,花瓣的涩味随着汁水流出,颜色由金黄变为暗黄。如此揉搓数分钟后,已经搅和在一起的芭蕉花再次被冲洗干净,并挤干水分。 柴火灶烧起来。热锅中放入两勺猪油,把生姜、蒜米、小米辣等油爆一番后,再倒入芭蕉花。神奇的是,几番翻炒,芭蕉花又恢复了金黄色。持续翻炒三五分钟,再放入酱油等配料,素炒芭蕉花就出锅了。一盘看起来简单朴素的菜肴,吃起来却令人惊叹:鲜滑、香润、入味,特别开胃。 蔡传胜说,芭蕉花有多种做法,其中与五花肉一起炒最为经典。此外,还可以做芭蕉花汤,裹上鸡蛋面粉做芭蕉花酥等。作为可食花卉中最大的花,芭蕉花不仅提供了纯天然的食材,还激发了村民们的各种烹饪智慧。 曾经,芭蕉花仅仅被视为一种大自然馈赠的食材,帮助那个年代的瑶胞们度过了一段困难时光。在物质富足的当下,芭蕉花又因具有理气化痰、和瘀通经等功效,被视为一种养生的上等食材,受到瑶胞们的持续青睐。当芭蕉花开,餐桌上的美食也因此丰富起来。
来源:桂林日报